1)第六百九十六章 清算迁徙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巨川的死,引起李晔的无限伤感。

  政事堂定谥号为文敏,李晔废朝三日,追封为河阳郡王,赠司空,配享太庙,全长安缟素。

  下葬于细柳城之北。

  李晔亲领皇室、文武百官拜祭。

  关中百姓自发拜祭。

  哀荣之盛,全所未有。

  也算对得起李巨川这些年为大唐出的力。

  其子侄贪墨之罪,李晔一概赦免了,但也罢黜了他们的官职,贬为平民。

  不过,李家人并非如李巨川所言的全是庸碌之辈,虽然仕途被封死了,却在经商上颇有建树。

  此后两百多年,都是关中首屈一指的大商贾。

  忙完李巨川的丧事,李晔又在香积寺举行了盛大的国丧,西征阵亡的将士近万人,虽然永远的葬在河中,但魂魄必须入忠魂寺。

  李晔还在香积寺守灵七日,以示对忠魂的感激。

  此番西征耗时四年,其中有一年半的时间在行军。

  大唐五年的积蓄全部挥霍一空。

  不过获得的利益同样是惊人的。

  灭喀喇汗、基马克、萨曼,拓疆五千里,取河中、七河流域、呼罗珊、花剌子模等富庶之地,疆土直抵里海,东西商路完全掌握在大唐手中。

  前后获牛羊、健马、骆驼近七十万头,得各族百姓两百万之众。

  喀喇汗与萨曼国的国库尽归大唐。

  巴格达的国库也被杨师厚所掳。

  金银财宝折合四千万七百万缗。

  也正是这些钱财,弥补了这次远征的亏空,也让李晔能拿出大批的钱,补偿流血流汗的将士。

  最主要的奠定了大唐天下霸主的地位。

  战争红利会滚滚而来。

  当然,国家大了,更考验统治者的水平。

  天下皆定,淮南却躁动不安。

  刘存打不下青州,只能后退,想缩回徐州。

  但圣人还朝的消息传遍天下后,淮南军一哄而散,只剩下刘存与一千余亲信遁入泰山为寇。

  李晔当即罢免刘存所有官爵,发出悬赏,又令山东、中原二道厢军围剿泰山寇。

  十余天的时间,刘存的人头便在送往长安的路上。

  其后,李晔以张承业为按察使明查依附太子叛乱之人。

  以武元登为寻访使,暗中调查。

  一明一暗。

  很快,参与太子叛乱之人纷纷落网。

  李晔看着长长的名单,除了太子属臣任圜、孟知祥、张格之辈,竟然还有皇城司统领赵义存,礼部员外郎赵赞图……

  户部右侍郎宋齐丘,也或明或暗的参与其中。

  尤其是赵义存和宋齐丘,李晔曾对他们寄以厚望。

  但转头就投入李祎的怀抱。

  这种事情,当然少不了世家大族,脚踩两只船是他们的常规操作。

  李、崔、卢、郑、王、杜、韦、柳等大族一个没跑。

  只有裴氏,跟太子是宿敌,没有投靠。

  军中也有不少将领投效。

  从朝廷到地方,从禁军到厢军。

  韩逊、景延广、朱友谦等等。

  明面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