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四章 安南旧事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庞巨昭历任邕、容等州防御使,对整个岭南西道了如指掌。

  谭全播忽然病逝之后,岭南西道立即沸反盈天,曲颢在南面磨刀霍霍,康开肃、刘铨在北厉兵秣马。

  而邕州城里的动乱远超奏表上的描叙。

  野心勃勃之辈蠢蠢欲动,初来乍到的宣教使们亦不能制。

  李守鄘为乱军所杀,梁克贞为乱军所推,与虔州军对立。

  此情此景,庞巨昭挺身而出,引三千部众入邕州。

  他本来在邕州任职过,有一定的威望,名声也大。

  乱军遂弃梁克贞,拥立庞巨昭。

  庞巨昭以邕州府库钱帛赏赐全军,士卒大悦,军心遂安,庞巨昭令将吏各司其职,下令虔州军回乡。

  安抚百姓,惩处趁机作乱的**。

  民心军心迅速平定。

  不过接下来,就是最考验庞巨昭的时候了。

  曲颢、康开肃、刘铨不断派来使者,请求结盟,共抗北军。

  庞巨昭是岭南士人,曲颢、康开肃、刘铨三人都是地方豪强。

  因此三人认为与庞巨昭是有共同语言的。

  庞巨昭身边的将吏也劝谏可共图大事。

  至少能以邕州为筹码,与朝廷谈判,换一个节度使当当。

  他们一致认为朝廷刚刚经历大战,国库空虚,未必会因为一个名分而统大军再次南下。

  再说他们也不是要反叛,只求一个节度使的位置。

  在这么多人的劝导下,庞巨昭只能顺应潮流,一面大力训练士卒,一面派出使者,请曲颢、康开肃、刘铨三人来邕州会商结盟事宜。

  康开肃、刘铨二人本就名位不正,急需庞巨昭这颗大树作为靠山,兴冲冲的就来了。

  曲颢心眼多,借故推辞。

  康开肃、刘铨一入邕州,便被团团围住,乱箭尽杀之。

  庞巨昭趁势反攻宜州、柳州,旬日之内,二州皆定。

  此时朝廷的任命也到了,封庞巨昭为邕州都督,节制岭南西道诸军事。

  兵权丝毫不亚于节度使。

  庞巨昭感激涕零,当着全军的面诵读诏令,声言绝不背叛大唐,斩当初劝自立的将吏十三人。

  三军震肃,再也无人敢质疑大唐的权威。

  庞巨昭遂上书朝廷:曲氏为安南土豪,不可久悬于外,否则必鼓动当地土人,与大唐离心离德,陛下当早图之。

  奏书呈送朝堂,自然又引起争论,因为庞巨昭的行为有太多逾规之处,实在太像一个野心家。

  邕州之危解了,但庞巨昭的危险更大。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大量皇城司线报与宣教使密报都说明,庞巨昭没有反叛之心,李晔也就慢慢放心了。

  邕州距长安四千里,一些特殊手段是可以允许的,否则事事向长安奏请,岭南西道早翻天了。

  而且,庞巨昭的奏表,与李祎的奏表意思相同:曲颢有不臣之心。

  事实上,自从吐蕃、南诏相继崛起,大唐重心北移之后,安南豪强们就一直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