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章 兴风作浪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晔本来想让他出镇汴梁,不过云南山高路远,诸事庞杂,交接也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难以回返。

  “汴梁、兖州天下重镇,诸位以为派何人驻守?”李晔把问题甩出来了。

  这两地都是未来的战略要冲,治理得当,日后进攻河北事半功倍。

  “驸马周云翼能文能武,督镇汴梁,正合局势。”李巨川提议道。

  周云翼在白道口布防,滑州本就有李筠在,两人职责南面有些冲突。

  李筠虽然不擅攻,但极擅守,滑州有他在也够了。

  李晔刚要点头,赵崇凝抢先道:“驸马长于军务,恐轻慢于政事,汴梁为逆贼之巢穴,宜派当朝干吏前去。”

  这话说得也没什么大毛病,周云翼的身份仍是武人,赵崇凝的建议也在情理之中。

  “老臣深荷皇恩,在朝十几年,无一建树,愿去汴州,为陛下分忧。”韦昭度拱手出列道。

  “你……”李晔心中打了个寒颤。

  当初昭宗给你十万人马,调度东西川所有藩镇,打了三年都没攻陷成都,甩手把大权让给王建,坑了大唐第一把。

  若是德行什么的,韦昭度、赵崇凝绝对是这时代的楷模,对大唐也忠心耿耿,毋庸置疑。

  但能力欠缺是大问题啊。

  李晔望向李巨川,李巨川心领神会,刚要发言,旁边一人站出来,尖着嗓门阴阳怪气道:“陛下,汴梁天下重镇,若是所托非人,岂不是祸国殃民?”

  居然是韩全晦。

  李巨川在政事堂中更多的是协调各种势力,不使一方膨胀太快。

  而韩全晦就是“宦党”的魁首,一向跟清流世家们过不去。

  现在他站出来,正好踩在李晔的点上,深刻洞悉了李晔的心思。

  人才到处都是,关键看怎么用啊。

  虽然李晔禁止阉割这种不人道的行为,但阉人不止出于长安一家,成都、潭州、江陵、扬州等等,但凡大一些的藩镇,都是阉人存在,很多都是自幼被阉,数量庞大,其中不乏一些有才干之人。

  年长一些的遣散也就罢了,年幼的,只能收入长安,安排进武营,读书习字。

  因此宦官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韦昭度老脸一红,赵崇凝怒道:“昔日国家大乱,皆是尔等阉人擅权所致,祸国殃民何人能出你韩全晦之右?”

  韩全晦被翻了旧账,立刻上头,像只公鸡一样昂起脖颈。

  “行了!”眼看又要吵起来,李晔一句话,殿中落针可闻。

  “韦公忠心可鉴,朕准你所请,不过汴梁天下重镇,为表示朝廷重视,朕再派皇子同去,听旨,韦昭度为汴州知州,周云翼为汴州防御使,李禔为河南营田使,韩偓为兖州知州,李祐为兖州辅军司马。”

  堂中先是一静,然后不少人的目光亮了起来。

  有心人不断咂摸这些任命中的深意。

  之前二皇子棣王李祤去了西州,五皇子遂王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