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民心军心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跟以前的军队区分开来。

  神策军还在整改中,没有放假。

  上元节终于像个节了,街面上游人如梭,不少穿着圆领袍的青年游弋其间,引得人群纷纷侧目。

  他们正是禁卫军的将士,李晔难得阔绰一回,把内帤的最后五千件新衣全拿了出来,回家就要有个新风貌。

  果然这些人的出现,在长安城中引起了轰动,特别是将士们英武挺拔的身姿,吸引了不少少女的秋波。

  平康坊青楼,见到青衣圆领的年轻人,一拨莺莺燕燕热情高涨,“小哥,进来玩啊,姐姐保证服侍周到,不收钱。”

  街面上各种小摊热情招揽。

  虽说是放假,但军纪犹在,上官一再强调,进了青楼,也许不杀头,但肯定是要被逐出禁卫军的。

  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以前在营中还不觉得,到了长安才知道,禁卫军意味着什么。

  人们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带着敬畏,带着羡慕,带着亲切。

  “爹娘,我回来了。”长安有家室的自然把粮食背回家中。

  不过迎来的却是爹娘陌生的眼神,过了片刻,才变得惊喜,“是五郎,是咱家的五郎!”

  “好小子,混出个人样来了。”邻居跟来凑热闹。

  兄长们也聚集过来围着他打量。

  怎么也不敢相信曾经撒泼打滚的小弟,变成了一条响当当的汉子。

  才半年时间啊。

  老爹乐的合不拢嘴,“这次回来就不要走了,我给你说门亲事,今年给我生个胖大孙子。”

  “军中只放两天假,明天就走。”

  “你还要回去?”老爹一听脸色就沉了下去。

  “这是军令,孩儿在军中一切安好,有兄长照顾您,孩儿也放心了。”

  “你……要干什么?出去……打仗?”老娘眼中闪着泪光。

  一说打仗,家中的喜气顿时被冲散。

  “孩儿是大唐子弟,是陛下的兵,当然要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复兴大唐。”说这些话的时候,五郎眼中没有任何犹豫,仿佛一直在等待这一天。

  “逆子!”老爹抡起巴掌,却怎么也扇不下去。

  因为自始至终五郎的眼神都是平静的。

  他不再是坊间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

  “大唐是皇帝家的,跟你有什么关系?”自己家中,兄长说话没有忌讳。

  “大唐是陛下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五郎没有忘记忠义堂里教诲。

  无国岂有家?

  大唐衰败,家人能过上安定日子?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不知为何,这首诗涌现在五郎的心中。

  这一幕在不少人家中上演。

  有家的回家,没家的只能在酒楼、客栈流连。

  酒楼老板小心伺候,不过这些青年明显跟神策军的兵祖宗们不同,从不赊账,也不闹事,喝酒的时候,总有一人维持清醒,照料他们。

  以前的地痞无赖见着这伙人都是绕路走。

  这样的客人谁不喜欢?

  店老板恨不得把他们当财神供着。

  两天的假期转眼即逝,原通化门大营成了禁卫军的新营地,休假的士卒陆陆续续归队。

  没有一人离散。

  李晔亲自带着酒肉前来犒军。

  适当饮酒可以提升士气,也是驱寒的好东西,虽然不多,每人都能分上一些。

  “朕的儿郎们,大唐的未来就在你们肩上,你们愿意为大唐而战吗?”李晔端起一碗酒,大声吼道。

  “愿!愿!愿!”

  通化大营的吼声,响彻整个长安城上的天空。

  李晔猛地灌下一碗酒,“今日朕在此与诸儿郎盟誓,尔等不弃大唐,大唐亦不弃尔等,大唐与尔等休戚与共!”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