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八章 骊山围猎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唐军聚于长安,李晔肯定不能让他们闲着。

  这时代野兽对人的威胁仍在,李晔刚来的时候,关中遍地枯尸,野狗吃死肉,长的有小牛犊子大小,野猪遍地跑,撞毁村舍踩踏良田,其他的豹子老虎狼群等猛兽更是不在话下。

  大型田猎,除了猎杀野兽,也是锻炼将士实战能力的方式。

  自从收复三荆之后,国事、家事缠身,李晔很少舞刀弄枪了。

  李唐宗室自马上得天下,中唐之前喜猎,中唐之后喜马球。

  太宗曾说:“大丈夫在世,乐事有三:天下太平,家给人足,一乐也;草浅兽肥,以礼畋狩,弓不虚发,箭不妄中,二乐也;六合大同,万方咸庆,张乐高宴,上下欢洽,三乐也!”

  李晔令军中置办甲具旌旗弓弩,准备来一场大型的田猎。

  打猎从古至今都是男儿热衷之事。

  左传有言: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

  狩猎从来跟军事挂钩的。

  李晔弄这场大型田猎,也是向国人表明一种态度,大唐雄武之风,已然回归!

  军中自然人人摩拳擦掌。

  银枪效节都、亲卫都、黑云长剑都,都憋着一股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也不服谁。

  现在机会来了。

  北风卷起鹅毛大雪的时候,李晔集结三军各一千人,加上各军武贲,一共五千人,浩浩荡荡的出城,向骊山而去。

  不过赵崇凝得到消息之后,纠合了一大群清流,拦住李晔振振有词:“国家百废待兴,陛下当镇之以静,走马放鹰,乃纨绔之事也,上行下效,黎明何安?老子曾言: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陛下不可不戒之!”

  李晔在寒风大雪中冻的鼻涕直流,怀疑这帮人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打个猎而已,用得着搞这么大阵仗?

  还他娘的令人发狂,李晔都要抓狂了。

  寒风一吹,忽然就明白这些人的深意,他们是在借此事展示清流的软实力。

  当年太宗出猎,状元孙伏伽扯着太宗的缰绳,说今天皇帝若是要打猎,先从他尸体上踩过去。

  当然,太宗嗜好畋猎,有些过了。

  但自己才第一次啊。

  这帮人肯定是预谋好的。

  武人们地位上升,国人皆喜兵事,文人们自然不痛快。

  文人同样要展示自己的风骨。

  大唐走在振兴的路上,清流、世家、文人都在复苏,在想在新生的大唐里占有一定的话语权。

  李晔给了辛四郎一个眼神。

  辛四郎当场发飙,“天子仪驾,尔等安敢阻拦?莫非是要造反吗?”

  他这一吼,地面都跟着抖三抖,赵崇凝一文士当场就被吼懵了。

  李晔赶紧绕开他们,策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