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章 科举出道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现了这种迹象。

  此后,李晔让各地消息直接送达枢密院,由枢密参军商议,选取重大事件送达天心阁。

  为此李晔还特地扩充了枢密参军的数量,增设枢密文书一职,将消息汇总。

  当然,宣教使和皇城司可直接密奏李晔。

  大唐到了如今体量,国事繁重,绝不仅限于南诏。

  淮南的撕扯还在继续,胜利的天平已经彻底倒向唐军。

  淮水之南,基本被唐军渗透。

  梁军缩在淮水沿线的寿、泗、濠、楚四州,加上一个扬州,全凭王景仁的水军策应联系,才勉强维持,但这五城之外,全部脱离梁军掌控。

  伐梁策初见成效。

  朱温似乎也知道不可与唐军在淮南争锋,只是稍稍加强了寿、扬二州的防御,反而把兵力投向了青州。

  这条消息引起了李晔的警觉。

  李存勖右手一拳击退阿保机,左手一拳挫败刘守光,俨然成了河北老大,王镕对他毕恭毕敬。

  战争带来政治利益之后,便是实际利益。

  李存勖听取郭崇韬建议,遣李建及、史建瑭深入草原,攻取达怛、室韦、回鹘部落,草原牛羊、青壮源源不断涌入河东。

  除此其外,还令大将周德威屯三万大军于蔚州,似有攻取卢龙之意。

  结合朱温屯兵青州,很明显,刘守光已经从狂犬病衰落成落水狗。

  而且刘守光忽悠阿保机两次出兵,阿保机损兵折将,刘守光没有补偿,契丹大军也屯兵辽东城,威慑营州。

  枭雄们的嗅觉几乎一致,矛头缓缓推向卢龙。

  刘守光镇州兵败,夹着尾巴逃回幽州,对攻城略地失去了兴趣,跟他的父亲刘仁恭一样,提前享受起生活,大肆营建宫殿,加征民间赋税,以作挥霍之资,对外部危机充耳不闻。

  仿佛把脑袋埋进土里,外面的刀子全都不见了。

  天佑三年的春闱比此前任何一次都要盛大。

  兴庆宫的考场人满为患。

  整个长安城的目光都聚集在考场上。

  科举不公也是大唐轰然倒塌的原因之一。

  底层向上攀爬的路径被堵住,只能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李晔为底层武人提供晋升之路,也为文人提供上升路径。

  三天的春闱之后。

  天佑三年的状元、榜眼、探花也出来了。

  状元韩延徽、榜眼宋齐丘、探花冯道。

  都是李晔钦点的,冯道老熟人,居然只中了一个探花,李晔大为惊奇,韩延徽、宋齐丘两个人在五代似乎没有冯道出名啊?

  两人的策论都切中时弊,韩延徽直指归化策对草原部落没有吸引力,弄出一个北院制度,即大唐皇帝重拾天可汗之名,建帝帐于草原之上,以草原部落为北院之民,收各部精锐为爪牙。

  以现在李晔的眼光来看,有很多地方还不成熟。

  但这个思路非常新颖,符合李晔口味,加上文章写得确实不错,便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