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六章 送上门来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大唐崛起之后,王建政治和经济上向唐廷靠拢,但军事上一直戒备森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地理上的发现越来越多。

  从汉中进入蜀中,除了传统的金牛道、米仓道,还有荔枝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此路从长安之南,过子午道,穿行汉中,南至涪州,全程两千里。

  不过涪州现在是蜀楚争夺的要点,唐军从此路而进,就是三方混战了。

  而且这么多年来,王建在荔枝道上修建了七座关隘,想从此地过,基本就是做梦了。

  荔枝道尚且如此,传统的金牛道、米仓道就更不可能了。

  历史上邓艾偷渡阴平,然后江油关、涪县、绵竹、成都。

  阴平即为现在的文州,早在大唐治下,这条古道,经过八百年的开发,早就成了蜀中通往陇南的要道,王建不是刘禅,在江油关后修建了绵阳关、绵竹关,滴水不漏。

  而米仓道上更是大小关隘十四处,堡城十三座,皆依山傍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名震后世的钓鱼城就在这条路上。

  金牛道上一座剑门关,成为南下的天堑,钟会十余万大军止步于此。

  明知只要剥开这道外壳,蜀中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但就是难以突破。

  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杨崇本从维州进攻成都平原。

  然而这条路上,也是关隘重重,唐军在松维的动静,王建早就觉察到了,蜀军汶山、汶川、石泉、通化皆有重兵城防。

  总之李晔能想到的,王建基本都想到了。

  王建在政事时糊涂,在军事上一点都不糊涂。

  看他在蜀中的架势,准备子孙绵延万年的。

  难道真要像当年司马昭一样,正面死磕?

  这要多少大唐健儿的性命去填?

  枢密院的策略也是大同小异,什么从荆南而进东川,什么佯攻剑阁,以银枪效节都暗渡米仓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即便后世蒙古也在这里磕碎了门牙。

  想到蒙古,李晔心中微微一动。

  恰在此时,薛广衡来报:“南诏郑昶有使者到。”

  郑昶篡了南诏国,建大长和,没有向大唐求封,大唐也不承认大长和,仍是以南诏称之。

  这个时候来使者,当然是为了蜀中之事。

  王建夺下郑昶一半的土地,郑昶打仗不行,政治却玩的飞起,转移内部矛盾为外部矛盾,军民皆有复仇之意,又与高原上的小城主们联合,从南面进入蜀中。

  “下国大长和使臣郑晖拜见上国大唐天子陛下。”使臣一看就是汉人,皮肤白皙,文质彬彬,而且一听名字就知道是郑昶的族人。

  “大唐只知南诏,不知有什么下国大长和。”李晔直接来个下马威。

  历来大唐天子,都是以宽仁对待外邦,没想到碰到李晔这么个异类。

  “禀告陛下,隆舜穷兵黩武,数次侵犯大唐,我国主顺天应命,取而代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