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三十一张 西南来使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听完李巨川的汇报,李晔心中便有了眉目。

  “南诏蛰伏二十余载,实力已有所恢复。”李巨川道。

  “莫非南诏此来是要与朕共击王建?”

  不得不说南诏国中也有明眼人,如今唐廷收复关中、山南西道,洛阳一战,震动天下,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蜀中。

  自古得陇望蜀,攻伐两川,也很附和唐廷的利益。

  “回长安。”国家大事,李晔心中早有决断,不过跟朝中大臣达成一致也是必要的。

  这些天跟张家姐妹胡天胡地的,有些乐不思蜀了。

  温柔乡是英雄冢。

  “陛下年轻力盛,也是要爱惜身体。”路上,李巨川见李晔面色虚浮,有意无意的点到即止。

  李晔一阵脸红,咳嗽两声,“朕已经戒酒了。”

  再次见到雄伟的长安城,十三朝古都,秦汉隋唐,烈烈雄风一扫李晔心中萎靡之气。

  离去四个月,回来时,已经大变样,战火的痕迹被擦去,城南的废墟被重建,乞丐几乎没有,街道人来人往,以前脸上的愁苦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昂扬和喜悦。

  一个王朝的兴起,大抵可以在都城百姓脸上找到痕迹。

  关中父老的自豪也跟着唐廷一起渐渐复苏。

  李晔只带着李巨川和薛广衡十几名亲卫入城。

  百姓一见身姿挺拔腰悬长物的年轻人,就会面露敬意,自动避让。

  南城如今也成了热闹地儿,华州的山货,坊州羊马,凤翔的水产,都拿到这里贩卖。

  国家安定,只要上面不胡作非为,自然百业兴盛。

  李晔还特意看了他们交易的货币。

  大部分是会昌开元,也有少量绿锈斑斑的开元通宝,还有一些乌七八黑杂钱,其中开元通宝最值钱,也最美观,一枚抵五枚会昌开元,最次的就是杂钱,以铁铅等铸就。

  最奇特是泥铅烧制的土钱,一百枚才换一枚开元通宝。

  当然最多的还是以物换物,各取所需。

  货币混乱,对商业的影响非常大。

  李晔记得当初有个叫宋淮书的士子提出了重铸货币,如今关中统一,又有山南西道、陕虢、兴唐府,重铸货币可以提上日程了。

  再说兴唐府那么多盐,也可以往外面卖。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

  农业是根基,商业是血脉。

  商业若是兴盛起来,能减轻农业的压力。

  前提是控制得法。

  一队辅军巡逻而过,昂首挺胸,虽是皮甲,却也威武,路人纷纷避让,并不惊恐。

  这世道,如此安宁来之不易。

  李晔兴致大起,看着天色还早,就拉着李巨川一起去了西城的匠作监。

  还没进门,里面叮叮咚咚,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尔等何人?”门前守军拦住去路。

  薛广衡出示了腰牌,守军这才放行。

  将作监尉迟康见皇帝驾临,赶忙来迎接。

  “行了,都过去半年了,朕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