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没这种道理_奋斗在沙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托尔可马达”不高兴了,波别多诺斯采夫对亚历山大二世改变原有计划非常的“有意见”,就差没明着说这是乱弹琴了。

  说白了,这是看问题的视角问题。

  亚历山大二世站在宏观大局以及维护本家族权威的角度出发,愿意摒弃前嫌帮助不成器的弟弟康斯坦丁大公。

  他认为这样做可以分化改革派,达到削弱改革派的目的。

  而波别多诺斯采夫则站在自身的角度,认为康斯坦丁大公不足以对尼古拉.米柳亭造成威胁,哪怕是亚历山大二世为其站台也不可能让改革派就此内讧分化。

  这么做根本不能削弱改革派,反而因为帮助康斯坦丁大公背书的关系会放纵那些本来就已经很出格的知识界和新闻界,会让这些家伙愈发地肆无忌惮胡来!

  这种担忧有道理吗?

  应该说还是有的,推动改革的人一直都是进步知识分子以及舆论人士,尼古拉一世时代一直保持对他们的高压态势,防止他们“妖言惑众”。

  一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尼古拉一世的集权统治崩盘,导致各路“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改革派之所以这么快扶摇直上占据上风,这帮摇旗呐喊帮助输出理念的人居功至伟。

  现在他们就足够可怕了,如果再给他们松绑,让他们继续胡说八道还不用担心负责任,那世道可不就天下大乱了么!

  一直监控关注知识界和新闻界的波别多诺斯采夫认为要遏制改革派的发展,就必须先堵上改革派的嘴,不能让他们继续胡说八道了。所以对新闻界的管制势在必行!

  客观上说波别多诺斯采夫的担忧也很有道理,一种思想要想传播发扬广大,首先就必须要有通畅的传播途径。反之,该种思想的流传肯定会受到影响。

  从源头上掐住改革派,让改革派的思想没办法深入人心,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招数。

  反之,当改革措施深入人心赢得了上上下下大多数人的赞同,那时候保守派还能做什么?

  恐怕只能静静等死了吧!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果截然不同。那么亚历山大二世和波别多诺斯采夫究竟谁更正确一些呢?

  如果让李骁和尼古拉.米柳亭来做评判的话,他们会一致认为波别多诺斯采夫的建议更危险,对改革派的杀伤力更强。

  这么说吧,其实从矛盾爆发一开始,李骁和尼古拉.米柳亭就深入交换过意见,讨论过康斯坦丁大公狗急跳墙不顾集体的利益向亚历山大二世求救的可能性。

  当时尼古拉.米柳亭还没有预见到康斯坦丁大公会这么“任性妄为不顾大局”,认为在他“强有力的说服策略”下,对方应该会悬崖勒马。

  退一步说,如果他真的向亚历山大二世求救,那后果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这个结果还能达到改革派之前一直竭力争取却没有实现得愿望。

  当时他对李骁说道:“如果陛下强势干预帮助康斯坦丁大公,那结果只有一种可能,命令您释放被捕人员,鉴于您之前逮捕他们的理由中包括诽谤皇室这一条,未来就算第三部还想借此生事遏制新闻界恐怕都不可能了!”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