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绥化(三)_六十二年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杨嘉北打这个电话,主要还是为了还他的羽绒服。

  羽绒服早就已经干洗过了,挂起来,蓬蓬松松,清爽干净,没有其他味道。宋茉离职后不再用香水,但她的鼻子出了些问题,总疑心自己身上香水气息残留……

  无论如何,借了人家的衣服,归还时,总要干干净净。

  就算对方是杨嘉北也一样。

  明天是爷爷去世五周年的日子,五年前宋茉没能来,这一次再归来,家里面却好似没有她的位置。且不说母亲那边,父亲这里也早就有了新的家庭。其实他的第二个妻子不错,孩子也懂事,甚至和善地邀请她一同吃饭……不过宋茉识趣,不去打扰他们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婉言谢绝,还是独自住在酒店中。

  宋茉原本打算等明日见到杨嘉北时再还给他衣服,但杨嘉北拒绝了。

  “明天事情多,容易忘,”杨嘉北说,“不如今天晚上吧,我有时间。”

  宋茉下意识看了眼外面。

  夜幕已至。

  她确认:“现在?”

  “嗯,你住哪家酒店?”

  “……我记性还行,”宋茉说,“明天吧。”

  “你记性的确不错,坐个出租车都会丢了行李箱,”杨嘉北说,“你把定位发给我,我开车过去。”

  宋茉:“……”

  还是这么定了。

  宋茉把自己的位置发给他。

  绥化不大,宋茉自己留意了下车程,的确很近,估计用不了二十分钟就到。她睡了一下午,在最糟糕的黄昏时醒来,周遭寂寥安静,当她睁开眼睛看到窗外的暮色时,竟有一种想要去死的冲动。

  宋茉洗干净脸,擦了最简单的乳液,涂了个口红,坐在床边,安静地看着秒针一点一点地慢吞吞挪动。

  好像,和杨嘉北这通电话结束后,她才终于有了归家的实感。

  她终于回来了,回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宋茉都已经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说好像他们这一代东北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离开。

  和其他省份都不同,出门在外,黑吉辽一家亲,统一都是东北老乡。家里人常说过了山海关就是家,可外面也有人说——

  “投资不过山海关”。

  风冷彻骨,难凉一腔热血。

  宋茉离开这片黑土地倒不是“出走”,她更像是重新为自己寻一份安静的棺椁。

  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晚上一块儿喝酒,有葫芦岛的老乡开玩笑,说什么“除了东北,你在哪儿都能见到东北人”。玩笑归玩笑,话语不算假。

  无论是上班,还是出去玩,吃饭喝酒,经常能听到熟悉乡音。旁人倒还好,宋茉每每听到,总能朦胧记起,前十七年生命里,窗外叫卖的小贩——

  “黏糕——打糕——豆面卷——”

  “苞米——夜忽黏苞米——”

  “夜忽大棒滴黏苞米了啊——”

  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呢。

  网上地域黑经常南北混战,

  请收藏:https://m.aish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